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克绳[1]
出 处:《海相油气地质》2001年第1期7-18,共12页Marine Origin Petroleum Geology
摘 要:吐哈盆地被南北两条缝合带所夹,南侧为北天山碰撞缝合带,北侧为克拉美丽——麦钦乌拉碰撞缝合带,是一个多期叠合盆地。基本呈现为“东西三分”的两坳一隆构造格局:东部哈密坳陷,中部了墩低隆起,西部吐鲁番坳陷,包含“六凹四凸”,可划分出38个二级构造带,并可归纳出七种构造带类型。吐哈盆地的构造样式十分发育,并表现为高幅度,与断层伴生,成排成带雁行排列,在平面上分布不均。按成因分类,这些构造样式可归纳为三大类:基底卷入型、盖层滑脱型及复合型,其中,基底卷入型多为背斜构造样式,对油气聚集较为有利。吐哈盆地的主要含油气构造及断裂形成于燕山运动期,它们经受了喜马拉雅运动的改造,但由于盆地内存在撕裂断层,使得各块体被改造的程度有明显差异。新的勘探选区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①主攻北部凹陷带的山前构造带,进行前侏罗系的地震深层攻关;②突破中央带的勘探工作;③加强南部凹陷带接替战场的研究与勘探工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