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朱汝锦
机构地区:[1]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
出 处:《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89年第6期443-449,共7页World Notes on Antibiotics
摘 要:20年前引入临床的第一个喹诺酮羧酸,即萘啶酸(1962)具有抗包括大部分肠杆菌在内的抗菌谱,但对绿脓杆菌和革蓝氏阳性菌无效,易产生耐药性,副作用大,限制了它的使用。20世纪70年代日、美等国通过对它的结构改造合成了一系列喹诺酮类药物,有吡哌酸和西诺沙星等所谓的第二代喹诺酮,尽管抗革蓝氏阴性菌活性比萘啶酸有所提高,但在临床上并未显示出较大特点。从20世纪80年代起,在这类药物结构中引入哌嗪侧链和氟原子,衍生出一族新的第三代氟喹诺酮类,包括氟嗪酸、氟啶酸、丙氟哌酸和NY-198等。它们对肠杆菌科有很强作用,且具有包括抗绿脓杆菌和革蓝氏阳性菌广的抗菌谱。
关 键 词:FLEROXACIN 喹诺酮类 抗菌活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