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湖南中医学院
出 处:《国医论坛》1989年第2期21-22,共2页For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中藏经》丰富了脏腑寒热虚实辨证体系,充实了中医辨证学理论,这是学者们所公认的贡献。然而在治疗方面,从治则治法到遣方用药,该书也有不少精辟论述。对此,本文试作初步探讨。一、承《内经》之旨,发证治之微作为治则,《中藏经·论五脏六腑虚实寒热顺逆之法》云:“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温之,热则凉之,不虚不实,以经调之。”并指出此为“良医之大法”。又观《素问·三部九候论》云:“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分 类 号:R242[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