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同济大学
出 处:《防护工程》1993年第3期1-8,共8页Protective Engineering
摘 要:在抗爆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中,目前一般可借用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的半概率法(TJ10-74规范)或近似概率法(如新的结构规范采用的一次二阶矩法)。上述方法在荷载处理上将核爆冲击波动载以其峰值代替,仅考虑该峰载的静态随机分布,而不是将核爆动荷载作为一随机过程对待。这样简化的结果必然与实际情况偏离太远。事实上,核爆冲击波动载应视为是一非非稳非各态历经的随机过程,因而,结构在此荷载激励下的动力响应也是一非平稳非各态历经的随机过程。这样,在进行可靠度分析和结构设计时,仅考虑核爆冲击波动载峰值的随机分析还是浼铁,必须从其作用过程的动态随机性分析着手,改用结构动力可靠度理论计算。本文试将核爆动荷载转换化确定性函数部分和随机函数部分两者之和出发,为了说明原理的应用,设用简支梁构件为一受阻尼影响的单自由度理想弹塑性体系,分析计算其随机响应,并采用结构动力可靠度理论中的首次偏移(first excursion)破坏准则研讨了该构件动载胡机问题的可靠度。本文建议的计算方法和步序,可供有关结构抗爆设计计算参考采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