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室导抗图与鼓室积液的关系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苏芳[1] 梁赐芳[1] 吴晓钟[1] 粟德武[1] 杨桂梅[1] 

机构地区:[1]广东省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510180

出  处:《广东医学》2001年第8期719-720,共2页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 探讨鼓室导抗图的峰压值、坡度及中耳共振频率点在诊断鼓室积液的价值。方法 对 1 83例临床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进行鼓室导抗图的分析。采用GSI - 33型中耳分析仪 ,确定鼓室图的峰压值、梯度、中耳共振频率点。 1 2 9耳经鼓室穿刺抽液 ,发现鼓室内有分泌物。结果 B型曲线抽液阳性率为 75% ,明显高于C型曲线抽液阳性率 (P <0 .0 5)。 6 8耳C型曲线患者 ,峰压点为 - 1 50~ - 350dapa ,坡度均大于 1 50dapa ,中耳共振频率范围在 2 50~1 0 50Hz之间 ,向低频侧移动。低于 6 0 0Hz的鼓室积液阳性率明显高于 6 0 0Hz以上的患者 (P <0 .0 1 )。结论 通过分析鼓室图的峰压、坡度及中耳共振频率点对判断鼓室是否积液有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鼓室积液 鼓室导抗图 峰压值 坡度 中耳共振频率点 

分 类 号:R764.29[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