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小麦与簇毛麦对称及不对称体细胞杂交的比较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爱芬[1] 夏光敏[1] 陈惠民[1] 胡含[2]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生命科学院,济南250100 [2]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北京100101

出  处:《中国科学(C辑)》2001年第4期298-305,共8页Science in China(Series C)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39370465;3007039);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资助项目

摘  要:由长期继代的小麦品种济南 177悬浮系制备原生质体为受体,取继代一年的簇毛麦愈伤组织不经照射或经60Co-γ射线照射,剂量分别为 40,60,80 Gy(1.3 Gy/min),然后分离原生质体为供体,在PEG诱导下分别进行了对称及不对称融合(γ融合).经形态学、细胞学、同工酶及5S rDNA间隔序列分析鉴定,对称及不对称融合均高频率地获得了体细胞杂种细胞系,并在对称融合及低剂量γ辐照组合得到再生杂种植株.基因组原位杂交的结果证实,对称及不对称融合杂种中异源染色体间不同方式的易位及重组均普遍存在.γ辐照存在剂量效应.结果表明:对称及不对称体细胞杂交均可有效地实现核基因的转移与重组,而不对称体细胞杂交还可直接导致染色体小片段易位,显示出此方法在小麦育种上的独特优势.

关 键 词:普通小麦 簇毛麦 体细胞杂交 基因组原位杂交 剂量效应 基因转移 基因重组 

分 类 号:S512.103.51[农业科学—作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