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呼吸结核科,福建漳州363000
出 处:《传染病信息》2001年第2期92-92,共1页Infectious Disease Information
摘 要:目的耐多药肺结核多为病程长、病情重、多次复治、久治不愈的空洞型肺结核,由于严重的干酪样坏死、广泛的纤维增生、多发的纤维厚壁空洞,药物不易渗入病灶,更难透过空洞壁,全身用药难以奏效。为提高耐多药肺结核的治愈率,进行了导管介入灌注治疗技术的研究。方法在全身抗结核化疗的强化期2个月内,进行导管介入治疗,每周一次,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直视下,经纤支镜活检孔插入导丝导管,在导丝引导下,导管插入段支气管开口5~8cm以远的空洞病灶内,再从导管灌注高浓度的抗结核新药氧氟沙星等。共治疗耐多药肺结核206例,其中包括并发呼吸衰竭或持续高热的重症肺结核70例,同时设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结果导管介入治疗组的痰菌阴转率90%,病灶显效率91%,空洞闭合率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9%、57%及12%,治愈率显著高于国内外常规治疗的治愈率(50%~70 %)。意义该项研究提出了在纤支镜直视下,导丝引导、导管插入空洞病灶的介入治疗技术,既使药物灌注准确到位,又避免了药液的反流和溢漏,提高了病灶局部的抗结核药物浓度。导管介入同时疏通了气道,促进了引流,有利于结核性炎症的好转和空洞的闭合。为耐多药及难治性肺结核提供了一项定位准、起效快、疗效好的介入治疗新技术,经多家省级肺科医院推广应用,治愈率达93%。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