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贺超英[1] 王伟权 东方阳[1] 张劲松[1] 盖钧镒[2] 陈受宜[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植物生物技术开放实验室,北京100101 [2]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南京210095
出 处:《科学通报》2001年第16期1375-1380,共6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国衷重点基础基金研究资助项目(批准号::G1998010209).
摘 要: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小亚基基因rbcS在植物基因组中呈多基因家族存在. 大豆中分离的3个全长的rbcS cDNA在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上具有极高的相似性. 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小亚基(EC4.1.1.39)在大豆中由4~8个成员的基因家族编码. Northern分析表明rbcS的表达具有明显的器官特异性. 在叶片中表达量极高而在根中检测不到. rbcS基因对许多外界因子如水杨酸、 盐胁迫和干旱处理具有明显的应答反应. 但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和NaCl对rbcS基因的转录有不同程度的诱导. rbcS基因表达量分别在2.0 mmol/L的水杨酸和0.4% NaCl处理24 h时最高, 为相应对照的2.5~3.0倍. rbcS的转录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 而且这种节律受低温和光照的影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