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根诚[1]
机构地区:[1]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0032
出 处:《医学研究通讯》2001年第7期22-23,共2页Bulletin of Medical Research
摘 要:由上海医科大学针刺原理研究所许绍芬、曹小定教授主持的有关针药结合提高针刺镇痛的研究,1997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本项目属于中西医结合针灸学领域,包括国家"七五"和"八五"攻关的主要内容,"七五"攻关的重点在于如何恰当选用辅助药物以提高针刺麻醉手术的镇痛效果,采用动物模型对多种临床常用药物进行筛选,根据药物对针刺镇痛的作用,提出了"针麻增效药","针麻减效药"和"无影响药"的分类,提出非镇痛药的正确选用可以增强针刺镇痛,同时进行了临床验证,并对针麻增效药的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阿片受体积极参与了针刺镇痛,DA受体不利于针刺镇痛,"八五"攻关在"七五"攻关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多个水平上深入探讨了针药结合的中枢机制,采用神经科学中多种现代技术,从整体水平进一步优选可加强针刺镇痛的药物并在难度较高的新喉再造手术中成功地进行了应用,显示了其优越性;从受体水平深入分析针药结合时中枢阿片受体及其不同类型的变化以及多巴胺各受体亚型与针刺镇痛的关系;从分子水平观察针刺镇痛及药物加强针刺镇痛时中枢内阿片肽基因表达的变化以及多巴胺系统的变化.研究结果进一步明确了针麻增效药灭吐灵、氟哌啶、氟哌啶醇、芬氟明、颅痛定等的作用,并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同时显示,阿片肽系统的活动增强是药物加强针刺镇痛的主要机制,阿片肽系统与多巴胺系统在针刺镇痛中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分 类 号:R246.2[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