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形势下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动力机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徐受琛[1] 海青[1] 

机构地区:[1]吉林农业大学农经系

出  处:《农业经济问题》1991年第8期54-55,共2页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

摘  要:亿万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充分发挥,创造了农村第一步改革的巨大成就。而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产生,无疑是得益于以落实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党的一系列富民政策。可以说,农村第一步改革的成功之处,在于以落实联产承包制等农村经济政策为手段,有效地建立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动力机制。 近两年来有一种流行说法,认为依靠政策所调动起来的农民生产积极性已发挥殆尽,即政策效应已达极限边界。这种说法是不够准确的。事实上是通过联产承包制建立起来的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动力机制已经不足以担负起在新的形势下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功能。现实中,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不是发挥殆尽,而是出现跌落态势。这说明。

关 键 词:农民 农业 生产 

分 类 号:F323.6[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