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供水区浅层地下水环境劣变机制及效应  

Low groundwater environment deterioration mechanism and effect about water supply area of south- 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光辉[1]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61

出  处:《河北水利水电技术》2002年第1期7-9,共3页Hebei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基  金:国家科技部公益项目(2000-163);国土资源部重点基础资助项目(200010301)

摘  要:在海河流域太行山前平原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占水资源利用总量的70%以上,同时山前大规模拦蓄山区径流进入平原区补给地下水的水量,造成地下水补给源大幅度削减,加之近20年来区域降水量的明显减少,导致了研究区地下水环境的严重劣变,引发了诸多环境地质问题。从逆向思维出发,地下水环境劣变的结果为南水北调客水创造了理想的地下调蓄库容,为区内多源水更好地发挥效益创造了客观条件。建议立足于流域水资源的视野,遵循水循环的疏导规律和资源最佳效益的准则,系统研究地表水和地下水间资源互动关系及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和维持生态环境中的自然属性,高度重视太行山前平原地下空间的资源性及其对客水资源效益的时空伸展性。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本地水资源和客水资源的最大效益。

关 键 词:南水北调供水区 地下水环境劣变 互动关系 水资源 浅层地下水 

分 类 号:TV68[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TV211.1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