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人民黄河》2001年第B10期22-25,共4页Yellow River
摘 要:收集了位山水库、东平湖和1983年熊贵枢等实测淤积物干密度资料共509个,并进行了泥沙颗粒级配分析。据此对美国垦务局公式、韩其为公式和三门峡潼关以上库区经验公式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三门峡潼关以上库区经验公式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关方程为y=1.0725x,即计算值较实测值偏小7.25%;美国垦务局公式、韩其为公式计算值突出系统偏小。1958-1997年汛前、汛末两次实测深槽床沙质总计1750个断面次,并计算了各区段的各年汛前、汛的平均干密度。统计1982-1991年实测15个断面77个测点的滩地淤积物平均干密度为1.39t/m^3,用三门峡潼关以上库区经验公式计算平均值为1.30t/m^3,较实测值偏小6.5%,与回归方程偏小7.25%大体一致。相应深槽床沙质用三门峡潼关以上库区经验公式计算的干密度为1.55t/m^3,按偏小6.5%改正则为1.65t/m^3。床沙质干密度较滩地干密度偏大15.8%。按滩槽比7:3计算区段历年平均干密度,花园口以上或铁谢-花园口段为1.54t/m^3,花园口--高村段为1.51t/m^3,花园口--艾山段,艾山-利津段均为1.47t/m^3,利津以下为1.43t/m^3。
关 键 词:淤积物 床沙质 初期干密度 黄河下游 观测 分析
分 类 号:P333.4[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P332.5[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3.14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