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孟红涛[1] 杨晓燕[1] 朱建国[2] 刘锐[1] 于红[1] 崔长琮[2]
机构地区:[1]武警陕西总队医院,西安710054 [2]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710061
出 处:《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2年第4期219-220,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Internal Medicine
摘 要:目的 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各分级中QT离散度 (QTd)的变化。方法 不稳定性心绞痛 112例 ,根据Braunwaldclass把不稳定性心绞痛按危险度分为BraunwaldⅠ级、BraunwaldⅡ级、BraunwaldⅢ级 ,分别比较这三级QTd的变化。结果 BraunwaldⅠ级、BraunwaldⅡ级、BraunwaldⅢ级的QTd分别为 (8 4± 7 1)ms ,(5 1 3± 11 8)ms ,(75 8± 13 6 )ms ,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分别为 2 12 % (1/47)、2 7 78% (10 / 36 )和 5 1 72 % (15 / 2 9) (BraunwaldⅡ级和BraunwaldⅢ级与BraunwaldⅠ级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不稳定心绞痛危险度增大时 ,QTd也随着增大 ,并与患者的预后有关。
分 类 号:R541.4[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540.41[医药卫生—内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