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国经所,助理研究员广东广州510006 [2]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091
出 处:《新闻界》2018年第12期83-96,共14页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伊斯兰国’组织的兴起与国际反恐联盟的重构研究"(16CGJ014);广东高校省级重点平台青年创新人才项目(人文社科类)课题"国际反恐斗争新态势下的美国媒体外交"(2015WQNCX056)
摘 要:"9·11"事件爆发后,伊斯兰世界成为美国媒体的报道焦点。美国主流媒体是继承、甚至强化了东方主义所倡导的"东方和西方尖锐对峙"的"对立"叙事,还是开始向"对话"叙事演变?为探析该问题,本文首先对东方主义和新东方主义,以及查尔斯·泰勒的文化沟通本能论进行理论阐释,并在此基础上对《华盛顿邮报》等三大知名报刊进行了批判性话语分析。分析发现,美国主流媒体并没有在两种叙事模式之间进行唯一的选择,而是采取了"对立"主导和"对话"渗入的混合模式。一方面,因杂揉了浓厚的美国例外主义和凸显了"美国穆斯林"这一新叙事客体,"对立"叙事的主体框架变得更加难以辨识;另一方面,"对话"叙事的内容以展现美国对自身战略的反省,传达伊斯兰国家的"声音",以及弱化各类报道的对抗语调等形式呈现,为伊斯兰世界与西方世界开拓对话空间提供了可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