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阴交的演变对针灸治疗失眠症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1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星宇[1] 杨玲[2] 邹婷婷[1] 吴裴 诸毅晖[1] 

机构地区:[1]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四川成都610075 [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成都610075

出  处:《时珍国医国药》2018年第10期2454-2455,共2页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73885)

摘  要:三阴交定位经历了从内踝上八寸到内踝上三寸的演变,其穴性也由脾经普通腧穴变化为足三阴经的交会穴,治疗病证由下肢局部病症扩大为脾、肝、肾三脏病证。三阴交穴通过其健脾安胃、调肝滋肾、养心安神的功效,成为针灸临床治疗失眠症的常用穴。

关 键 词:三阴交 定位 主治 失眠症 

分 类 号:R245[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