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恒星观测(续一)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宋仁克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天文爱好者》2018年第12期72-76,共5页Amateur Astronomer

摘  要:浑天说是在西汉编制《太初历》(公元前104年)时由落下闳正式提出的,其理论经过张衡、蔡邕、陆绩、王蕃等人之手日臻完善,为后世司天造历官员遵循的准绳。也就是在这个时代(公元前100年左右),我国发明了浑天仪,由刻有度数的圆环和望筒组成,可以用来测量天体的位置。浑天仪采用的是赤道坐标,在我国使用了1000多年后,到16世纪才为世界所通用(图40)。

关 键 词:恒星观测 古代 中国 赤道坐标 浑天仪 浑天说 张衡 天体 

分 类 号:P1-09[天文地球—天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