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山东社会科学》2018年第12期188-192,共5页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侨居地汉学中的汉语研究:以<中国评论>为中心的讨论"(项目编号:13YJA740077);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项目编号:SDYC13005);山东师范大学2018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国学经典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西方世界,"汉语难学"的论调由来已久,但也有部分有识之士对这个伪命题进行了驳斥,比如早在1873年9月,ALFRED LISTER就在侨居地汉学的代表性期刊《中国评论》上发表专文《论汉语假想的繁难》,区分汉语的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承认汉字难学并总结其难学的原因,但不认为汉语口语也难学。论文全面而深入地分析了汉语口语难学谬论产生的三个原因:汉语的信息来自传教士的书面著作、汉语在英中社会圈中不够流行、关于声调的理论,使得汉语难学的谬论不攻自破。汉语虽然没有法语、德语等形态语言习得上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相近的优势,但由于汉语没有语法,就使之成为一种简单易学的语言。论文的结论对破解"汉语难学"的谜题很有启发作用。
关 键 词:《论汉语假想的繁难》 汉语难学 汉字难学 声调 汉语易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