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耗归公”与廉政“缩水”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晓巧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看历史》2018年第12期142-143,共2页History

摘  要:从“火耗归公”到养廉银制度,表面上看是一种进步,其实最大的受益者是高层统治者,作为纳税人的普通百姓仍然负担沉重,而廉政目的却无法实现。历史上有个通常说法是,清朝雍正年间实行的“火耗归公”和养廉银制度促进了当时的官员廉政。先来看什么叫作“火耗”?《清史稿》中有个官方解释:“盖因本色折银,镕销不无折耗,而解送往返,在在需费,州县征收,不得不稍取盈以补折耗之数。”

关 键 词:火耗归公 廉政 养廉银制度 《清史稿》 普通百姓 雍正年间 统治者 受益者 

分 类 号:F812.42[经济管理—财政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