稼轩风唱和与清初词风、词学中心变迁  被引量:4

Jiaxuan Style and the Change of Early Qing Ci Style and Studie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葛恒刚[1]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出  处:《社会科学战线》2018年第12期168-176,共9页Social Science Front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7ZDA25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ZW030);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7ZD008)

摘  要:清初词坛,云间、嘉善、杭州、苏州、常州、扬州先后崛起为词学重镇。以它们为主要构成的江南地区是清初的词学中心,传统上作为词学中心的京师词坛却处于边缘地带。这种格局在康熙七年(1668)之后发生变化,词学中心由江南地区逐渐向京师地区转移。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陈维崧、龚鼎孶发起的稼轩风唱和活动。刚刚从江南词坛唱和中成长起来的陈维崧,在康熙六年(1667)北上京师,在京师与龚鼎孶等词人之间展开频繁的唱和活动,促进了悲慨激宕的稼轩风在京师的播扬,成为联系江南词坛和京师词坛的重要纽带,其后京师词坛相继发生大规模的稼轩风唱和,正是这些唱和活动的展开,标志着京师成为词学活动的中心。

关 键 词:稼轩风 陈维崧 江南词坛 京师词坛 词学中心 

分 类 号:I206.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