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贺电[1]
机构地区:[1]吉林警察学院,吉林长春130117
出 处:《社会科学战线》2018年第12期177-190,共14页Social Science Front
基 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十九大"研究专项课题(2017ZX30)
摘 要: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党和国家各项工作都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也必然要求法学理论的创新发展。法学研究应当主动回应这一重大变化,发出上层建筑的时代强音。作为构建中国特色法学思想体系、话语体系和实践体系的尝试,平衡法学的全部特征自然彰显为"平衡",解决法治发展自身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平衡法学题中应有之义,解决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平衡法学更是首当其冲,应当以平衡为基石重构中国法学理论大厦,将平衡法学贯彻到法治实践各方面、全过程。
关 键 词:平衡法 平衡法治:社会主要矛盾 不平衡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