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刚性与“以人为本”柔性--论“刚柔兼济”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学  被引量: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海瑞[1,2,3] 

机构地区:[1]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2]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研究所,河南开封475001 [3]上海师范大学

出  处:《学术论坛》2018年第5期174-180,共7页Academic Forum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景观社会的意识形态批判研究”(18AZX005).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主途径,担负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责,在理念、目标、内容上呈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理想教育、价值教育、信仰教育的严肃性、深刻性、严谨性、系统性、一元主导性等刚性特征。有效的高校思想政治意识形态教学必须适应当代大学生的特征与内在需求,使其信进而化心入骨塑魂并在指导其行动中变成稳定的人格、深刻的思想、全面的素养,这要求在具体教学中注重教学内容理念的时代化、国际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灵活化,教学设计的个性化、新颖化,教学语言的情感化、趣味化、审美化等凸显"以人为本"的柔性特质,所有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做到"刚柔兼济",以"入心化魂"的柔性特质实现思想政治教学意识形态刚性特征。

关 键 词:高校思想政治教学 意识形态 刚性 柔性 刚柔兼济 “以人为本” 

分 类 号:G64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