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景德镇陶瓷大学艺术文博学院 [2]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美术学院
出 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2期204-213,共10页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青年项目"古代瓷器铭文所见‘一带一路’地区中外民族交流研究"(2017-GMC-03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艺术人类学视野下景德镇传统陶瓷本土性现代化的嬗变与建构"(14YJCZH092)阶段性成果
摘 要:古代瓷器曾在"一带一路"地区受到沿线国家的广泛欢迎,成为促进中外民族交流的无言使者。附于瓷器之表的铭文随器流转,字简而意丰,颇有证史明典之功,故可将其称之为一种特殊的文献。瓷器铭文涉及诸多方面,包括世俗民情、文学艺术、宗教信仰、历史人物等,对于中外民族交流而言,其最突出的表现内容可以德瓷宣教、美瓷赋文与名瓷纹章为代表。这三种类型依次展现了在"一带一路"地区,中国与各民族以瓷器为纽带开展交流的三个阶段:唐宋元明与阿拉伯民族、明末清初与日本民族、清中叶与欧洲民族。这些古代中国与域外民族往来互动的交流片段,由铭而显,因瓷而存,是中外民族交流的珍贵遗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6.165.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