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圣地的红色记忆——抗战时期的会昌校和政治整军  

The “Red Memory” in holy place for revolution——the school of Huichang and military regulation during Anti-Japanese War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陕劲松[1] Shan Jinsong

机构地区:[1]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出  处:《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77-80,共4页Journal of Shanxi Institute of Socialism

摘  要:花豹拐村位于山西省襄垣县东北部边缘的西营镇,距离武乡县王家峪村八路军总部约3公里,在1939年至1940年期间,八路军总部在这里分别设立了会昌校、政治整军的重要部门和总部直属机关军法处(锄奸处)等机构。在那个血与火的年代里,朱德、刘伯承、邓小平、左权等将领经常在此授课、整军、训练和居住。此外,还有中共中央北方局设立的宪政促进会、襄垣县抗日民主政府所在地也位于西营镇的几个村落。在抗日战争年代,作为最坚强的革命根据地,以花豹拐村、观岩村等为代表的这些村庄,为中国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 键 词:抗战时期 会昌校 政治整军 

分 类 号:G127[文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