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Zhuoheng Chen Kirk G.Osadetz 刘杰(翻译)[2] 孙美静(校对)
机构地区:[1]不详 [2]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出 处:《海洋地质》2018年第1期36-48,共13页
摘 要:利用波弗特海-马更些盆地的250口勘探井的泥浆比重和孔隙压力(钻杆测试和重复地层测试)数据,研究该区的流体压力体系。识别出孔隙压力随着深度变化的四种模式。每种模式都与特定的构造.地层域相关联,并反映压实作用和构造作用,或其他引起或重新分配超压的地质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波弗特海西南部的超压可能是压实作用和北东.南西向构造应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盆地北部页岩底辟造成背斜顶部形成裂缝系统,使得超压流体向浅层运移。马更些三角洲中部大量发育铲式断层,压实作用是该区形成超压的主要控制因素,且超压顶界面的深度取决于岩性和沉积速率。超压层可能与白垩系的气源岩相关,主要分布在第三纪沉积层中,但盆地东南边缘的前第三系中也可能存在超压(从部分井的泥浆比重推断)。孔隙压力在一定深度沿特定地层的空间变化规律表明,盆地规模的流体活动主要是由超压流体的向上排出所驱动。孔隙压力模式的分析表明区域断裂带既可以对深部流体的运移起到遮挡作用,也可以成为优选的流动通道。一般情况下,断层带可以成为垂向流体运移的优势通道,在流体侧向运移中更可能起到遮挡作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