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岭民族走廊传统村落的多维空间实践及其演化——以瑶族传统村落为例  被引量:24

Multidimensional Space Practice and Evolu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the Ethnic Corridor of South Ridges:Taking the Traditional Yao Village as an Exampl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冯智明[1] Feng Zhiming

机构地区:[1]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0期36-41,共6页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南岭走廊瑶族传统社区文化环境的保护与发展研究"(13CMZ035);广西特聘专家岗"骈文与广西多民族文化及地域文化资源文献整理研究"(2016B20)阶段性成果

摘  要:作为中国社会小而精的完整"切片",村落是涵括物质空间、社会空间和精神空间的复合体。村落多维空间是空间认知、环境感知、营建智慧的外化,也是社会关系、文化信仰、文化逻辑的实践场域。南岭走廊瑶族传统村落主要有山地型和平地型两种,本着尊重环境、敬天法祖的理念,瑶人构建了注重风水、景观、界域的物质空间,以公共空间、社老制、瑶老制等为纽带的社会空间,以祭社、安龙、盘王节等仪式空间为核心的精神空间。村落空间形态经历了游耕、定居、现代化三次依时间叙事的空间实践和演化,目前瑶族村落面临的空间重构值得关注。

关 键 词:南岭走廊 瑶族村落 空间实践 空间演化 

分 类 号:C958[社会学—民族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