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对50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沈莺 沈备[2] 徐朝阳 皇甫建林 

机构地区:[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盛泽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盛泽分院,江苏苏州215228 [2]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江苏南京210029

出  处:《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9年第1期49-51,共3页Chinese Journal For Clinicians

基  金:江苏省苏州市科研课题(WS201317)

摘  要:目的研究贫血对50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50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根据是否存在骨质疏松分为骨质疏松组80例和非骨质疏松组120例;再根据WHO诊断标准,成年男性血红蛋白<130g/L,成年女性血红蛋白<120g/L为贫血,将患者分为贫血组60例和非贫血组140例。采用超声骨密度仪进行骨密度测量,同时测定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腰围、糖化血红蛋白(HbAl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白细胞(WBC)、肌酐(Cr),分析贫血对骨质疏松发生的影响。结果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间的BMI、腰围、HbA1C、PLT、肌酐差异无显著性(P>0.05);骨质疏松组年龄显著高于非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组的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均明显低于非骨质疏松组,差异有显著性(P<0. 05)。贫血组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均明显低于非贫血组,贫血组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贫血组(P<0.05)。将入组人群按性别分为男性糖尿病患者组85例和女性组糖尿病患者组115例,男性糖尿病患者组红细胞、肌酐均明显高于女性糖尿病患者组(P<0. 05),但女性糖尿病患者组的贫血发生率、骨质疏松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男性糖尿病患者组,差异有显著性(P<0. 05)。以骨密度作为因变量,以年龄、BMI、腰围、糖化血红蛋白、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肌酐作为自变量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红蛋白是发生骨质疏松的独立影响因素(偏回归系数为-0.089,P=0.03),Pearson简单相关分析示,骨密度与血红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301,P<0.05)。结论血红蛋白是发生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女性贫血者更易发生骨质疏松。

关 键 词: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 贫血 性别 

分 类 号:R656.1[医药卫生—急诊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