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煜[1]
出 处:《浙江学刊》2019年第1期32-37,共6页Zhejiang Academic Journal
基 金:复旦大学社会转型研究中心所承担的同济大学高密度区域智能城镇化协同创新中心及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科研项目"上海居民小区的空间结构;社会结构与居住满意度研究"的一项成果
摘 要:本文通过梳理代际社会流动的理论框架,区分了流动数量和质量两个分析维度,描述了其各自的影响因素及意义,强调社会流动不能只看规模和数量,还需要重视能削弱社会不平等的质量维度,有质有量的社会流动才能有效地推动社会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开放性。文章回顾了1949年以来中国代际流动变迁的基本状况,认为当前社会流动的特征在于从机会少但长距离的"高铁模式"向机会多但距离短的"地铁模式"转变。作者最后建议以群体流动等若干议题作为未来研究的重点。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