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冉琰杰
机构地区:[1]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广东江门529020
出 处:《社会科学论坛》2019年第1期112-124,共13页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
摘 要:1932年陶思瑾杀害同学刘梦莹的案件,本是众多刑事案件中的普通个案,但由于两人曾发生同性爱,后来感情破裂酿成悲剧,这特殊的作案动机使得此案具有特殊性,吸引时人关注。在各大报刊跟进渲染之下,同性爱成为当时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话题。陶思瑾案件是突发性的,但同性昵爱的现象和同性爱的概念却不是突然出现的,回到历史发生的情境中解读此案,可引申诸多关联问题的思考,呈现20世纪早期同性爱话语的复杂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1.154.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