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葛梦婕 王爱华[1] 方书亮[1] 徐继梅[1] 周耘[1] 孟天瑶 魏海燕
机构地区:[1]淮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淮安223001 [2]扬州大学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225009
出 处:《农业科技通讯》2019年第1期69-75,共7页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300503];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SXGC(2017)111];江苏省333工程资助项目[BRA2017257];淮安市"533英才工程"科研项目[HAA201757]
摘 要:为探明长江中下游常规超级粳稻磷素吸收利用特征,2013-2014年,在稻麦两熟制条件下,选用8个常规超级粳稻为试材,同时以8个常规非超级粳稻为对照,设置7个氮肥水平0N(0 kg/亩)、10N (10 kg/亩)、12.5N (12.5 kg/亩)、15N (15 kg/亩)、17.5N (17.5 kg/亩)、20N (20 kg/亩)、22.5N(22.5 kg/亩),采用模拟机插小苗栽培方式,系统比较不同施氮量条件下常规超级粳稻与非超级粳稻磷素吸收利用特征。结果表明:(1)随施氮量增加,拔节期和抽穗期植株磷素吸收量呈增加趋势,而成熟期均呈先增后降趋势,超级粳稻在N20处理下磷素吸收量最高,而对照在N17.5处理下最高;拔节期吸磷量超级粳稻小于对照,差异不显著,而中后期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分别高9.22%和10.92%;磷素阶段积累量和积累比例表现出相似变化趋势。(2)抽穗至成熟阶段叶片和茎鞘磷素积累与转运量,超级粳稻较对照优势明显,穗部磷素积累量也较高,而茎叶对穗的磷素转运贡献率低。(3)磷素产谷利用率平均值为对照>超级粳稻,且差异极显著。超级粳稻百千克籽粒需磷量为0.502 kg(0.346~0.701 kg),极显著高于对照。增施适量氮肥对实现超级粳稻磷素高效吸收和利用有重要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15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