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和谐视阈下贫困群体精神脱贫探析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冉光仙[1] 

机构地区:[1]铜仁学院,贵州铜仁554300

出  处:《贵州社会科学》2019年第1期24-29,共6页Guizhou Social Sciences

基  金: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精准扶贫视阈下高校贫困生发展性资助育人实现路径研究"(2016A066);铜仁学院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专项项目(tyxkxm[2018]12);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建设培育学科"教育学"(黔教科研发〔2017〕85号)

摘  要:精准脱贫蕴含着精神脱贫的命题,客观要求贫困群体摒弃以往对自然的偏见和对社会的依赖,以主体性自觉进行精神上的自我变革,这既是反贫困的重要前提条件,又关系着乡村振兴进程中的自然、社会、精神三种生态的和谐发展,因而需要内在形成贫困者与帮扶者双向互动、主客观世界双重改造、共结发展共同体的生态图谱。和谐精神生态是衡量人的发展的尺度。践行新时代生态文明理念,以精神脱贫为契机进行精神更造,着力于乡村主体孕育、文化开新和共同体建设,必有助于对人的意义世界重构,加快实践对象从经济人、道德人迈向生态人的进程,发挥脱贫攻坚实践伟力与精神伟力的重要作用。

关 键 词:生态和谐 贫困群体 精神生态 精神脱贫 共同体 

分 类 号:D616[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