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莉 Zhang Li
机构地区:[1]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出 处:《西域研究》2018年第4期25-35,M0004,共12页The Western Regions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清至民国时期天山北麓土地开发与环境变迁研究"(项目编号:13FZS01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前人一般认为清代新疆建省之前,吐鲁番地区的地方行政管理体系是军府制下的扎萨克制,不同于新疆东部地区的府州县制,亦不同于南疆各城的阿奇木伯克制。本文细致整理和分析方志、档案史料中的记载,认识到乾隆二十六年(1761)吐鲁番地方民众管理体系的调整非常关键,奠定了此后管理体系的基础:此前,扎萨克郡王额敏和卓管辖吐鲁番境内的所有维吾尔人;此后,清廷强调和重申"属人原则",将原来不属于额敏和卓部族的莽噶里克旧属民众、威鲁堡迁回民众、罗布淖尔地区的维吾尔人等分离出来,设立7个总管小伯克(6个五品伯克,1个四品伯克)分别管理,统辖于辟展办事大臣之下,形成了额敏和卓统辖扎萨克旗制之外的"办事大臣—小伯克"管理体系。此后,经过多次调整,到嘉庆九年(1804)吐鲁番西部地区才完成扎萨克旗制的变革,设立四个苏门章京分别管理,统辖于吐鲁番领队大臣之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1.1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