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汤吉军[1] 戚振宇 李新光 Tang Jijun;Qi Zhenyu;Li Xinguang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 [2]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3]吉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出 处:《农村经济》2019年第1期52-59,共8页Rural Economy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生态保护长效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8BJY03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研究"(编号:16YJA790057);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吉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资本回报率测算与融资问题研究"(编号:2018BS29);吉林财经大学博士基金项目"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吉林省农业现代化改革路径研究"(编号:2017B2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本文对农业产业化主要组织模式进行比较制度分析,探究不同组织模式的制度优劣势与相互间的演化关系,并从纵向、横向两个维度剖析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的演化路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与两种"龙头企业+农场"组织模式具有多种制度优势,其形成符合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的内在演化逻辑,是组织模式演化的必然结果与主要演化趋向。为促进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沿着有效路径、朝着合理方向顺利演化,应完善农村生产要素市场体系、加强财税支持与公共服务供给、优化治理环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