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乔桐[1] 刘纯尚 贺铮 Qiao Tong;Liu Chunshan;He Zheng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共青团慈溪市胜山镇委员会 [3]浙江万里学院
出 处:《犯罪研究》2018年第6期75-84,共10页Chinese Criminology Review
基 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8年研究生科研项目“治安类盗窃案件中公众是否报警的影响因素研究”(项目编号:2018SJJX023)的研究成果
摘 要:数额在《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范围内的盗窃案件发生非常频繁,是对公众安全感影响极大的一类违法案件,但是现实中公众被盗窃后却常常有不报警的情况发生。理性选择理论与理性行为理论基于"理性人"假设,将受害人是否报警的决定取决于报警的"收益—成本"比较,实践调研数据可以较好表明公众受到治安类盗窃违法行为的侵害后存在不报警的情况,并且其产生原因与损失物品金额和盗窃案件破案率等因素密切相关。针对调研书记反映的情况,可以通过加强盗窃案件破案率、改进报警方式方法,强化宣传工作等方法降低盗窃案件的犯罪黑数。
分 类 号:D922.14[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