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古红土的发生学特性及其研究意义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何黎明[1] 陆景冈[2] 

机构地区:[1]浙江林学院林学系 [2]浙江农业大学土化系

出  处:《土壤通报》1991年第5期193-196,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摘  要:本文对四川峨眉山,浙江天目山和括苍山,福建武夷山的山地古红土样品的理化性质,粘粒矿物组成等发生学特性作了研究,对复盖于古红土之上的非红土也作了分析.结果表明;1.复盖于红土之上的非红土有两种情形:一种是红土与非红土的性质完全不同.这种非红土可能是由后期生成的土壤,搬运来堆积在古红土之上而形成的.另一种是红土与非红土的性质基本一致,这种非红土可能是由古红上发育来的.2.高海拔与低海拔古红土的发生特性十分相似,具基本一致的风化发育度.这可能表明两者是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即高海拔古红土可能是在低处形成后,因新构造运动被抬升到高处.文章对古红土分布与山地土壤分类、新构造运动及营林生产的关系作了讨论.

关 键 词:第四纪红土 发生学 新构造运动 

分 类 号:S151.2[农业科学—土壤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