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医巫闾山两条韧性剪切带的^(40)Ar-^(39)Ar年龄:中生代构造热事件的年代学约束  被引量:4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晓晖[1] 李铁胜[1] 蒲志平[2]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矿物资源探查研究中心,北京100101 [2]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

出  处:《科学通报》2002年第9期697-701,共5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本文受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KZCX1-07;KZCX1-Y-03-01-0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9043302)资助.

摘  要:贯穿辽西北部和东部、分别呈近东西向和北北东向的韧性剪切带控制着华北北部的构造格局,又制约着该区金矿床形成的主要动力学背景.野外构造解析和显微构造分析表明,前者主要具右行剪切特点,反映由北西向南东的斜冲推覆;后者主要具左行剪切特点,体现伸展兼走滑的运动特征.采自东西向剪切带的 1个样品给出了(219±4)Ma(Bi)的坪年龄;采自北北东向剪切带的两个样品分别给出了(116±2)Ma(Bi)和(127±3)Ma(Bi)的坪年龄.这些年龄为发生在晚三叠世的推覆事件和发生在早白垩世的伸展走滑事件提供了时代证据.

关 键 词:辽西 医巫闾山 韧性剪切带 ^40AR-^39AR年龄 中生代 构造热事件 年代学 逆冲推覆 伸展走滑 

分 类 号:P542[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597[天文地球—地质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