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蛋白C、蛋白S和AT-Ⅲ活性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钟洪明 黄宇清 周德明 

出  处:《血栓与止血学》2002年第2期78-78,共1页Chinese Journal of Thrombosis and Hemostasis

摘  要: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可处于高凝状态甚或血栓形成.抗活化蛋白C(APCR)是迄今所知引起静脉血栓形成(VT)的主要原因.在遗传性VT的发生率高达到20%~60%[1],而对于抗血液凝固系统中的蛋白C(PC)系统和AT-Ⅲ指标与SLE发生血栓的关系,尚未见报道.本文通过检测30例SLE患者血浆PC、蛋白S(PS)和AT-Ⅲ等指标,探讨其在SLE伴血栓形成中的意义.

关 键 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蛋白C 蛋白S AT-Ⅲ 抗凝血酶Ⅲ 

分 类 号:R593.241[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