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再云[1] 刘焰[1] M.Ceccarelli S.Minelli A.Contento P.G.Cionini
机构地区:[1]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 [2]Department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Biology,University of Perugia
出 处:《中国科学(C辑)》2002年第3期218-224,T001,共8页Science in China(Series C)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30070413);国家留学基金资助项目
摘 要:进行了芥菜型油菜(Brassica juncea(L.)Czern.& Coss.)和埃塞俄比亚芥(B.carinata A.Braun)与新油料植物资源诸葛菜(Orychophrogmus violacus(L.)O.E.Schulz)之间的属间杂交,并对产生的后代植株进行了基因组原位杂交分析.结果表明,芥菜型油菜与诸葛菜的杂交后代由3类混倍体组成,第一类的体细胞和花粉母细胞(PMC)主要含有芥菜型油菜的36条染色体和附加的诸葛菜染色体(2n=36~44);第二类(2n=30~36)主要产生具有芥菜型油菜染色体的PMC(2n=36)和1~4对芥菜型油菜染色体被诸葛菜染色体所代换的代换型PMC(2n=36);第三类(2n=30~36)植株的PMC则只具有芥菜型油菜染色体(2n=36).而埃塞俄比亚芥与诸葛菜的杂交后代由两类混倍体(2n=29~34)组成,第一类的绝大多数PMC的染色体数目(2n=34)及行为与母本埃塞俄比亚芥植株的一样,只是部分PMC包含1~3对诸葛菜染色体,而第二类的PMC只具有埃塞俄比亚芥的34条染色体.从以上杂种的后代中获得了芸苔属亲本种的附加系、代换系、亚倍体和纯合植株.这些结果为在尝苔属与诸葛菜属间杂交中可能发生的亲本种染色体组分开现象提供了分子细胞遗传学证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