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的免疫和发病后的措施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庞向红[1] 李全福[1] 梁淑珍[1] 

机构地区:[1]张家口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动医系,河北宣化075131

出  处:《张家口农专学报》2002年第2期49-50,共2页

摘  要:传染性法氏囊炎病(IBD)是由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在我国的流行非常广泛。除存在标准型病毒外,还存在IBDV变异株和vvIBDV,近年鸡群的高死亡率IBD和发病日龄增大主要是由于vvIBDV引起的。本病主要侵害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近几年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生多呈现亚临床症状,一般无明显的症状表现,只是鸡群发育不齐,易发各种疫病。主要因法氏囊被破坏而使鸡降低其对各种传染病的抵抗力并造成鸡对免疫接种的应答反应低下或造成免疫失败。患病鸡群常继发感染新城疫、大肠杆菌病、球虫病、白痢病等。亚临床症状主要发生于2—15周龄的鸡,发病率高的可达100%,因此对生产的威胁性很大,几年来在全国各地都有此病发生的报道。

关 键 词:隔离 消毒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 免疫 

分 类 号:S858.315.3[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S851.36[农业科学—兽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