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病毒致病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湖光[1] 马亦林[1] 

机构地区:[1]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胸外科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科

出  处:《浙江医科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133-135,共3页

摘  要:流行性出血热(EHF)发病机理迄今未完全阐明.但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提出的看法,不外乎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直接致病与免疫致病两方面.现将其研究概况进行归纳,作一扼要介绍. 1 EHFV的直接致病作用 EHF是一种病毒性疾病,学者们一直致力于寻找其直接致病的依据,近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985年Nagai等用EHFV接种新生大白鼠,从肺、脑、脾、肾、外周血中均分离到病毒,然后将该病毒感染正常人外周血巨噬细胞,在巨噬细胞中出现病毒复制现象.

关 键 词:流行性 病毒 致病作用 出血热 

分 类 号:R373.32[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