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古代应用钩沉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陶御风[1] 

机构地区:[1]上海中医药大学文献研究所,200032

出  处:《湖北中医杂志》2002年第7期40-41,共2页Hube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白芷为临床常用药,具有祛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的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风湿痹痛、湿胜久泻、赤白带下、痈疽疮疡及毒蛇咬伤等病证.笔者整理古代有关文献时发现,白芷尚有不少效用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现择要简述如下. 1 治淋浊 白芷在古代常用于治疗淋证、白浊类疾病.如治气淋结涩、小便不通,以白芷(醋浸,焙干)2两,为细末,每服2钱,煎木通酒调下,连续3服(方见<圣济总录>卷98白芷散).治小便凝停白浊(老人多有此证),令人头昏、卒死,大白芷1两(为末),真糯米5钱(炒赤色),为末,糯米饮为丸,煎木馒头汤吞下.无木馒头用其根亦可.之后用<局方>补肾汤调补.后生禀赋怯弱,房室太过,小便多,水道蹇涩,小便如膏脂,加石菖蒲、牡蛎(方见<普济方>卷33引<经验良方>).<普济方>卷214有香白芷散,用治五淋.药取白芷、郁金、滑石各1两,为末,每服1钱.砂石血淋,用竹叶灰温酒调下. 按:白芷有通窍、排脓功效,人们习以之通鼻窍、化带浊,殊不知其亦能利下窍、治白浊.白芷治五淋泛指多种淋证,包括气淋、血淋、热淋、石淋、血淋、膏淋、劳淋等.木馒头为桑科植物薜荔的果实,有补肾固精和清热利湿等功效,也常用治小便淋浊.

关 键 词:白芷 淋浊 乳病 皮肤病 美容 治疗 

分 类 号:R285.6[医药卫生—中药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