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陶圆[1]
机构地区:[1]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00
出 处:《电影文学》2014年第15期36-37,共2页Movie Literature
摘 要:意象概念是中国人特有的财富,不论时代怎样发展,审美潮流如何演变,在中国人的艺术创作中,意象始终占据着稳固的地位。意象与电影相结合,是中国几代导演所擅长的事情。然而比意象生命力还要强大的,是中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农耕文化的力量。中国人对土地的热爱是与生俱来的能力,因此土地意象常被导演使用在作品中,以表达某种更深层次的含义。本文结合《黄土地》《红高粱》《白鹿原》《1942》等中国经典电影,解析土地意象在电影中所蕴涵的意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