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脾胃科,河北唐山063000
出 处:《河北中医》2014年第7期1043-1044,1050,共3页Hebe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2013年度中医药类科研计划课题(编号:2013257)
摘 要: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临床以腹泻型最为常见[1]。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该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中医学认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属泄泻范畴,其病位主要在肠,但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脾胃虚弱存在于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的整个过程[2]。2012-05—2013-05,我们采用穴位注射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30例,并与西医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1.1.1西医诊断依据2007年修订的肠易激综合征罗马Ⅲ诊断标准[3],在最近3个月内,每月至少有3 d具有反复发作的腹痛或不适症状,并具有下列中的2项或2项以上:①排便后症状改善;②排便频率的改变;③粪便性状的改变。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稀便(糊状便)或水样便比例≥25%,硬便或块状便比例〈25%,至少在诊断前6个月出现以上症状,并在最近3个月持续存在,疼痛和(或)不适症状1周至少出现2d。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8.10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