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治疗中应用抗血小板聚集剂防治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高春锦[1] 夏成青[1]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高压氧科100020

出  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学报》2000年第2期140-149,共10页

摘  要:一氧化碳(CO)中毒在世界许多国家各种中毒性疾病中占首位,在我国占各种中毒性疾病的48.7%。部分重度CO中毒患者在治疗清醒后经过一段“假愈期”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严重患者表现痴呆或去皮层强直。其发病原因尚未明了。应用高压氧(HBO)治疗CO中毒使其迟发性脑病的发病率从20-40%,降至10-20%^(1)。此结果尚不理想。多家医院尸检报告,CO中毒死亡病例尸检,其脑小动脉管壁内皮细胞缺血变性、形成微小血栓。由此我们设计了本课题,其分成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两部分。实验动物Wistar大鼠共128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一氧化碳中毒+高气压组(CP)、一氧化碳中毒+高压氧组(CH)及一氧化碳中毒组(CO)。实验动物HBO处理方法与临床一致。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O中毒后第1、5、10、15、20天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合酶(NOS)、外周血内皮细胞计数、血小板体积变化、血小板CD61表达、多形核白细胞粘附分子(CD11b/CD18)表达的动态变化,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细胞百分比及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用分光光度地测定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抑制剂(PAI)。客观反映了CO中毒后实验动物上述指标的动态变化和HBO的影响。临床观察选择1996-1999年在我院收治的中、重度CO中毒患者401例。随机分成HOB组197例和HBO+血小板聚集剂组(HBO+抗Pla剂组)204例。观察CO中毒后两组患者15-60天内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发生情况。统计学处理:与对照组两样本比较采用t检验,各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疗效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动物试验表明,CO中毒后脑组织NOS水平降低,血小板活性增高,细胞粘附分子表达增加,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及细胞凋亡数增加并持续一段时间。HBO组较CO中毒组脑组织NOS水平、血浆血小板活性、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线粒体�

关 键 词:高压氧 抗血小板聚集剂 防治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实验 临床研究 

分 类 号:R459.6[医药卫生—治疗学] R749.63[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