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与慢性间歇缺氧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凌云[1] 高宝安[1] 

机构地区:[1]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宜昌443003

出  处:《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年第7期770-772,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Geriatric Heart,Brain and Vessel Diseases

基  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1CDB178);湖北省教育厅中青年人才基金(Q20111202)

摘  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是最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疾病之一,流行病学研究发现,OSA不仅有着较高的发病率,而且可造成全身多系统器官功能的损害,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SA核心的病理损伤因素中具有特征性的依然是体内的慢性间歇缺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环境,CIH可引起副交感神经张力下降、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氧化应激增强、炎症、血小板凝聚和脂质代谢异常等,均促进和加重患者多种心脑血管并发症(如高血压、动脉硬化、代谢综合征、肺高压、脑卒中、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的发病率.目前对于OSA尚无特效药物,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作为标准有效的治疗措施,却因经济原因及患者依从性差而未得到更为广泛的普及.

关 键 词: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缺氧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羟甲基戊二酰基COA还原酶抑制剂 危险因素 

分 类 号:R766[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