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褚亚宇 肖敏佳 谷世喆[1] 刘清国[1] 王朝阳[1]
机构地区:[1]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北京100029
出 处:《陕西中医》2014年第7期928-930,共3页Shaanx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国家自然基金课题资助项目(81072861)
摘 要:目的:观察不同方向的捻转补泻手法对血虚证模型大鼠血红蛋白(Hb)、网织红细胞百分率(RETIC%)的影响,并探讨捻转补泻手法与捻转方向的关系。方法:将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A组(空白组)、B组(模型组)、C组(留针组)、D组(右手前捻组)、E组(右手后捻组)、F组(左手前捻组)、G组(左手后捻组)。采用放血加限食法制作血虚证模型。针刺各组隔日治疗1次,共10次,针刺穴位为足三里。结果:针刺前,与A组相比,各组Hb明显降低(P<0.01),RETIC%显著升高(P<0.01);针刺第7天,B组Hb最低(P<0.05),C、D、F3组差异不明显(P>0.05),A、E、G3组差异不明显(P>0.05),但前3组Hb含量均高于后3组(P<0.05);针刺第14天、21天,各治疗组Hb组间差异均不明显(P>0.05),RETIC%在治疗后各时间点,各组差异均不明显(P>0.05)。结论:①针刺对血虚证大鼠有良好的治疗作用;②行针时左右手前捻效应优于左右手后捻;③无论何手持针,均拇指前捻用力为"补",拇指后捻用力为"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