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外债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葛精辉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银行九江市中心支行

出  处:《财经界》2014年第21期157-157,共1页Money China

摘  要:随着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的逐步深入,当前外债管理模式的诸多弊端也开始显现,如何构建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外债管理模式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在剖析当前外债管理体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建议。 一、当前外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行政管理主导,市场主体自主性不够 规模管理是我国防范外债风险的主要手段,除外商投资企业可以按照相对宽松的“投注差”举借外债外,对其余主体都进行较为严格的额度控制,举借外债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对行政资源的竞争,而不能充分反应市场主体综合竞争力和外债市场的真实状况。从传导机制来看,对外债规模或额度指标的直接调整,虽然具有很强的政策效力,但也可能大面积的伤及无辜,尤其是在经济形势复杂、变化快的条件下,对外债额度的频繁调整可能造成政策的摇摆不定、朝令夕改和外债市场的剧烈波动。

关 键 词:外债管理模式 市场主体 外商投资企业 额度控制 举借外债 政策效力 可兑换进程 主体自主性 

分 类 号:F832.6[经济管理—金融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