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血小板减少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被引量:7

Mechanism and treatment of hepatitis virus-related thrombocytopenia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兆钺[1,2]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血液研究所,215006 [2]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

出  处:《中华血液学杂志》2014年第7期667-669,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Hematolog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0917、81070395);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临床医学中心(ZX201102);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BL2012005)

摘  要:病毒性肝炎在我国相当常见,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分别为2 000万和560万[1].肝炎患者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10.6%~17.7%,HCV比HBV更易发生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分别为17.7%与13.1%)[2].美国大规模统计资料显示,HCV患者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为30.2/10万,而在无病毒性肝炎者为18.5/10万[3].另一方面,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肝炎病毒感染率也高于其他人群,20%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伴随HCV感染[4].我国有学者报告,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HBsAg阳性率为14.7%,健康对照组为9.5%[5].

关 键 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病毒性肝炎 发病机制 HBSAG阳性率 HCV患者 肝炎患者 治疗 丙型肝炎病毒 

分 类 号:R512.6[医药卫生—内科学] R558.2[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