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内涵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夏东民[1,2] 罗健[1,2] 

机构地区:[1]江苏理工学院,江苏常州213001 [2]苏州大学,江苏苏州215006

出  处:《河南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21-25,共5页Henan Social Sciences

基  金: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2YJA710075)

摘  要: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提“美丽中国”建设,表明我们党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美丽中国”这一鲜明亮丽的文学术语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但对这一术语的理解不少人是从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出发,认为这是着眼于生态建设任务的紧迫性而言的。我们以为,“美丽中国”不能仅局限于“生态美”,它有着更为丰富而宽泛的内涵。

关 键 词:中国 内涵 建设生态文明 学思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环境问题 社会建设 中华民族 

分 类 号:F326.2[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