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谢望原[1] 周光权[2] 宋丹[3] 王志坤 董晓华 徐志豪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 [2]清华大学 [3]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 [4]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 [5]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处 [6]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
出 处:《中国检察官》2014年第10期52-57,共6页The Chinese Procurators
摘 要:盗窃犯罪作为传统的自然犯,不仅实践中多发,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盗窃方式方法呈现多样化,在认定上随之出现众多难题。为此,《刑法修正案(八)》在修正该罪时,将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规定为犯罪,"两高"也在2013年出台了《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这些新规定的认识和理解,实践中出现一些分歧。本期"案例工坊"选取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举办的"盗窃案件适用法律疑难问题"研讨会的成果,以期解答相关难题并对实践有所裨益。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7.145.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