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太原030001
出 处:《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年第7期927-929,共3页Chinese Remedies & Clinics
基 金:山西省卫生厅科技攻关项目(200817);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青年基金(2008025)
摘 要: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2012年报道的数据显示:约有140万沙眼衣原体感染病例,发病率比2010年增加了8%;其中女性沙眼衣原体感染率为644.1例/10万人。我国105个国家级性病监测点2011年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发病率为37.42/10万。沙眼衣原体是一种严格的细胞内寄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盆腔炎、异位妊娠,甚至不孕不育,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目前,沙眼衣原体感染的主要治疗为抗菌素,包括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利福霉素类等[1]。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如人畜共用,临床上的误用、滥用等),有关沙眼衣原体耐药问题的报道越来越多,临床治疗失败的病例报告也日益增多,多重耐药性的病原菌感染已成为临床上棘手的问题,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目前,世界范围内对于沙眼衣原体耐药机制的研究也已从细胞生物学进展到了分子生物学水平。本文对沙眼衣原体感染常用的治疗药物及其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关 键 词: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 耐药机制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治疗失败 世界范围 性传播疾病 大环内酯类 利福霉素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9.17.245